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环境优美,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

特色游 踏青
  • 联系方式:

    010-65779319
  • 最佳游览时间:

    全年
  • 推荐游览时长:

    2小时
  • 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免费
    门票价格:免费

景区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43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4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更多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43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4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6个专业硕士类别,82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近15000人。   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艺术研究院、传播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和文化发展研究院,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文化部国家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广电总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基地、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基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23个国家和地区的62所知名传媒高校加入“联盟”。学校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面向未来,中国传媒大学秉持“植根传媒、依托社会、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继承办学传统,创新教育模式,发挥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传媒与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力争早日实现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奋斗目标。

传媒大学图书馆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新馆舍2012年竣工交付使用。图书馆建筑由主楼和副楼两部分组成,地上最高七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43000多平方米。新图书馆采用全开放式管理方式,主楼地上一层主要是办公区,大厅内设有总借还台和总咨询台,是图书馆主楼唯一的出入口;二层是期刊、报纸阅览区;三至六层是图书借阅区;七层是电子阅览区(包括特色的精品试听室)。图书馆副楼为会议中心。图书馆地下一层暂时是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地下二层为密集存放区。
  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快速积累。截止到2012年底,图书馆累计拥有纸本图书14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0多GB,数据库30个,能够提供阅览座位2000多个。 新馆舍的落成和使用给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本着一贯坚守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在各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图书馆门口的电视墙、大厅的电子大屏幕可以向读者展示各种信息;分布于各层的自助借还机、自助打印机、读报机可以为读者提供及时、个性的服务;空间独立、设施完善的研讨室完成了读者探讨课题、商议方案的特殊需求;装修专业、设备精良的精品视听室是对影音有高品质需求的“发烧友”的挚爱;标志明显的“教师专区”保证了到馆老师的阅览需求;畅通的图书建购平台可以满足读者的个性需求;贴心的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服务可以帮助完成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深层次服务;咨询电话、网络咨询台、博客、微博等各种联系方式丰富了和读者的沟通渠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在服务读者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图书馆领导班子一方面鼓励工作人员重视科研、以各种形式形成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成立“学术情报研究中心”,引进人才,带领图书馆在科研领域开拓创新。

传媒博物馆


  中国传媒博物馆是依托北京文化优势及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人才优势打造的首家涵盖传媒各种业态的“全媒体”的传媒类综合性博物馆。建设传媒博物馆既是中国传媒大学传承历史、展示成就、彰显特色、建设世界传媒名校的重要工程,将对学校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校园文化建设都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弘扬北京精神、打造北京全国传媒文化的中心的重要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北京传媒文化聚合力和传播力,使其成为北京文化建设的新地标。
  2009年11月,传媒博物馆经校党委常委会批准成立的正处级单位。2010年4月,传媒博物馆筹建办公室组建完成,正式启动各项筹建工作。传媒博物馆规划面积约10万平米,场馆分为:传输馆、广播馆、电视馆、电影馆、广告馆、印刷馆、动漫馆、口述历史馆、传媒教育馆、体验馆等10个专题分馆。
  传媒博物馆将突出其“文物收藏与研究、历史文化发掘与展示、文化产品创意与开发、服务教学与研究、丰富公共文化生活”的功能,加强传媒文物研究和传媒历史梳理,通过文献、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全面、立体、生动的展示传媒发展的历史风貌和行业发展现状,使观众从不同角度诠释传媒各领域的历史演进,感受传媒的发展变迁,凸显展览的专业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前瞻性与体验性,寓教于乐。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1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学者。近年来,有2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4人次荣获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3人次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景区图片 更多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